“余音•往事”吕嘉演绎陈其钢与法式音画的音乐会

time:2017-03-14 Source:

3月16号,由指挥家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带来名为“余音•往事”吕嘉演绎陈其钢与法式音画的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会用四部作品来给观众呈现法国音乐的魅力。为音乐会开篇的是旅法华人作曲家陈其钢创作于1988年的《源》。音乐会还将带来弗朗西斯•普朗克作曲的《G小调管风琴、弦乐与定音鼓协奏曲》。这首曲子创作于1934年,普朗克在写作时还专程研习了巴赫的作品,使作品显现出了新巴洛克风格。

为了让观众更多的了解法国音乐,这场音乐会上还将演奏柏辽兹和拉威尔作曲的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柏辽兹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篇者。生于1803年的柏辽兹是个彻底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作品不再有严谨的曲式和规范的乐章,而是专注于极端、荒诞和超现实心灵体验的恣意挥洒。不过,他的成就却无与伦比:他是标题音乐的始作俑者,开启宏大编制的作曲模式,把配器发展成专门艺术,并把色彩提升为交响乐的重要成分。而即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场景首演于1839年,它被别出心裁地称做“戏剧交响曲”,也反映了柏辽兹的重要理念:交响乐应高于并能包容文学、戏剧及歌剧。瓦格纳对音乐的宏大期待,很大程度便是受他启发。而作曲家拉威尔早期深受李斯特影响,先是被看作与德彪西同属印象乐派,后来又走向新古典主义风格。拉威尔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印象乐派,但他的开放精神与德彪西并没有不同:他从巴洛克、古典主义甚至爵士乐中博采众长,并非常热衷实验和探索新的音乐写作方式。作为他最著名和最后的乐队作品,首演于1928年的《波莱罗》却既不属于印象主义作品,也无法贴上新古典主义的标签。用拉威尔自己的话说,这不过是“一个基于非常特殊的有限的乐思发展方向的实验”,这部作品在上演后的巨大成功,反而让他本人感到吃惊和不解。《波莱罗》这首曲子也会在这次音乐会上呈现。


分享到(SHARE TO)

推荐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