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74 . 反法西斯

第三十四篇《勇赴国难 壮哉川军!》

2015-08-14 14:11:02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30万四川军人出川参战,这段激昂却悲怆的文字,出自一位四川老者的特殊家信,写在一张白布床单制成的旗子上,这旗子的正中央还写着一个巨大的“死”字,老人把这“死字旗”交给即将踏上战场的儿子,勉励他多立战功。抗战时中国军队中有“无川不成军”的说法,平均每四个战士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川军的风骨仿佛凝聚在这“死字旗”上,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传说。

        1937年8月,停靠在四川忠县码头的船只上装满了川军士兵,日军当时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民族已到存亡之际,川内子弟纷纷请缨从军。今年93岁的罗见渊当时就坐在船上,等待沿江而下前往江西九江战场。

        【罗见渊】当时穿的灰棉军服,用来过滤豆腐的那种棉布,赤脚穿草鞋,枪是四川生产的汉阳造步枪,当时出川一个连是121个人,但是只有70几把步枪。

        罗见渊所在的72军进入江西后紧急开拔到赣江岸边,阻击从安徽、浙江进攻的日军,当时只有15岁的新兵罗见渊很快就体会到了人间地狱的滋味。 

        【罗见渊】飞机在天上像麻雀一样多,江西的河岸两边种的棉花有一人多高,飞机过后棉花地就被炸得光秃秃一片了。我们连当时已经牺牲了40多个人,我们被包围了七天七夜,弹尽粮绝,河沟里躺满了尸体,水都是红的,一股腥臭,那也只能喝。 

        这几乎是当时整个川军部队的缩影,装备落后,弹药紧缺,前往山西作战的川军到了下雪的12月甚至还穿着短袖短裤。但即便如此,川军依然在八年时间内参加了正面战场所有大规模的对日作战,屡有捷报和漂亮战例,比如第20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影珠山战役中歼灭了日军一个集成大队,成功打乱日军撤退计划从而使其遭受了惨重损失。抗战中,饶国华、许国璋、王铭章等多位川军将领都在激战中殉国,普通士兵埋骨他乡的更是数不胜数。1945年10月8号,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 

        “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三百零二万五千多人,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四川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如今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在其中的“川军抗战馆”内悬挂着这篇社论的放大复制品,观众黄女士仰望着它,感慨万千。

        【黄女士】看了之后觉得我们四川人挺了不起的,勇敢,坚强,为抗战付出了太多。
  
        在这么多出川参战的战士里,罗见渊是幸运的,在衡阳战役中,他和两个战友被日军俘虏,在路上他们找到了逃生的机会。

        【罗见渊】一个日本兵押着我们三个人,去附近村子里抢粮食,看到一个妇女回来拿粮食,日本鬼子就要上去强奸她,先把我们用电线栓到甘蔗树下。我们用石头把电线磨断,拾起鬼子放在门口的枪,一进屋听到妇女还在喊救命,我乘机拔出鬼子插在绑腿里的军刺,扎在他肚子上,看到肠子流出来了。

        在被救妇女的协助下,罗见渊和战友逃到了山上,并加入74军继续作战,直到最终替那些战死沙场的战友见证了抗战的胜利。而那面象征着川军勇赴国难精神的“死字旗”如今悬挂在建川博物馆里,馆长樊建川每次看到它,都会想起那些怀揣着“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这一信念的川军将士,并希望它带给后人启示。
        【樊建川】正是因为中国有这样愿意上战场的儿子,有这样鼓励儿子奋勇作战乃至牺牲的父亲,这个民族就一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