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74 . 反法西斯

第二十四篇《地道战—冀中人民抗战的地下烽火》

2015-08-05 10:32:16

       这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地道战》,讲述了抗战中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故事发生在地处冀中平原的冉庄,影片的大部分外景也是在冉庄地道战遗址拍摄的。冉庄地道构建了近16公里长的“地下长城”,先后歼敌2100多人。
        7月的一天,我们来到了河北清苑县冉庄村,村子里,当年战争时留下的高防工事、碾盘工事等还随处可见,这条条平常的街道,曾经是让日本侵略者心惊胆寒的战场。
        “这个有多深啊?最矮的地道距我们地面是7米。”
        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讲解员李苗苗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这座地下长城。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是有四条主干线、24条支干线组成,军用地道是用来打击敌人、调兵遣将,而民用是用来藏人藏物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地道内修筑了指挥所、储粮室、地下兵工厂,在地道的不同部位设置了陷阱、囚笼,并与13眼水井相通,既可以通气又可以取水排水,整个地道可以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做到了能藏能打、可攻可守。凭借地道的优势,冉庄人民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多人,使冉庄这个普普通通的村落成了埋葬日本侵略者的坟墓。

        现在,在冉庄已经很难找到地道战时牺牲的烈士后人,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李新婷老人的家。地道战时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新婷的父亲利用自家鸡窝的地道,帮助一位抗日将领成功躲避了日军的袭击,这位将军就是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李新婷回忆说:……
        “一个傍晚我父亲正要往家走,突然听见几声枪响,冲着父亲喊:老乡快走,鬼子来了!父亲心想这是个好人,就拉着他抄近道回到了自己家中,并将其藏在院子里鸡窝下的地道里。等鬼子走后,父亲才知道,自己掩护的是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 
        在吕正操将军的感召下,李新婷的父亲和二叔都加入抗击日寇的行列。李新婷说,二叔前往战场的那天,二叔的女儿抱着他的腿不让走,吕司令见到后就把小姑娘抱起来,掏出来两个铜钱哄她。
        【李新婷】这个铜钱这是传家宝,每次看到它就想起了咱们的吕正操将军,也是对我二叔的一种缅怀。
        李振旗的名字如今就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烈士碑上的第二个位置上。他牺牲时年仅21岁。

        “二叔牺牲的事始终瞒着我奶奶,慰问军烈属时,父亲陪奶奶坐在烈属席上。老人悄悄问‘烈属是什么意思?’父亲就骗她:‘烈属就是打鬼子最多、立了大功的人的家属。’奶奶听后,不由得感叹:‘唉,我这儿子是学了杨六郎了,尽了忠了就尽不了孝了,也不说回来看看老娘。’说完母子二人都哭了起来。”
        走出李新婷老人的家,我们看到了电影《地道战》中的那颗老槐树,树上还悬挂着当年用来报警的铁钟,作为冉庄地道战遗址的标志性景观,它提醒着人们,历史不能忘记。在地道战纪念馆的出口处,一位母亲领着年幼的女儿刚刚参观过地道。

        其实我们离战争都很远,我们这几辈,她就更远了,但是我们这个国家曾经遭受过的这些苦难,我希望她能够记住。我们凝聚力来自哪儿呢?小朋友小声地在一旁说:“热爱祖国。”记者追问:什么?小朋友:热爱祖国。